欢迎进入深圳市梦源科技有限公司!
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浅析UART协议分析的数据传输过程

浅析UART协议分析的数据传输过程

 发布时间:2023-08-25 点击量:152
  UART协议分析仪通过发送和接收电平的变化来传输数据。它使用起始位、数据位、校验位和停止位来定义数据的传输格式。UART协议适用于一些对速度要求不高、简单的通信场景,但在高速数据传输场景下不太适用。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:
 
  1.串口通信:UART协议是一种用于串口通信的通信协议,广泛应用于各种串行接口通信场景,例如计算机与外设(如打印机、扫描仪等)的通信、嵌入式系统的外部通信等。
 
  2.无线通信:UART协议在无线通信领域也有应用,例如在无线模块(如WiFi、蓝牙、Zigbee等)与主控芯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,通常使用UART协议进行串口通信。
 
  3.数据采集与监测:UART协议可用于连接各种传感器、测量设备等进行数据采集,例如温度传感器、湿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等。通过UART协议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、传输与控制。
 
  4.嵌入式系统开发: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,UART协议通常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,例如与LCD屏幕进行显示控制、与SD卡进行数据读写等。
 
  5.工控领域:工业控制系统中常常需要与各种传感器、执行器等设备进行通信,UART协议可以方便地实现这种通信需求,例如与PLC进行数据交互、与工控机进行通信等。
 
  数据传输格式包括起始位、数据位、校验位和停止位。起始位是一个低电平信号,表示一个数据传输周期的开始。数据位是实际传输的数据位数,可以是5、6、7或8位。校验位是用于验证数据传输的一种方法,常用的校验方法有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(CRC)。停止位是一个高电平信号,表示一个数据传输周期的结束。优点是简单、易于实现,并且支持点对点和多点通信。缺点是传输速率较慢,在高速数据传输场景下性能较差。
 
  UART协议分析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:
 
  1.发送端发送起始位(低电平信号)。
 
  2.发送端按照数据位的长度,将要发送的数据逐位发送到TX引脚,依次发送数据。
 
  3.发送端根据校验位的设置,计算并最后发送校验位。
 
  4.发送端发送停止位(高电平信号)。
 
  5.接收端在接收引脚(RX)检测到起始位后,开始接收数据。
 
  6.接收端根据数据位的长度,依次接收数据。
 
  7.接收端根据校验位的设置,进行数据校验。
 
  8.接收端在检测到停止位后,完成数据接收。